当你有一个云南朋友,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于9月16日至17日在昆明举行。远道而来的媒体伙伴们,在这里相遇相识,也在这里结交一份真挚的情谊。
借此契机,云南网推出“当你有个云南朋友”特别策划,向每一位到来的你,发出温暖而真诚的邀请——我们愿成为你在云南的“第一个朋友”,带你沉浸最真实、最生动的云南日常:尝一锅山野孕育的菌子火锅,学一段节奏欢快的民族打跳,体验白族扎染的手作魅力,在洱海边等一场不赶时间的日落……
阳光常驻,生活很慢,我们已经备好了茶与故事,等你来相遇!
当你还在翻攻略查“云南必体验”时
你的云南朋友突然发来消息:
“别搜了,跟我走!
带你玩点外面学不到的。”
在彩云之南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上
不仅有诗画般的山水
更藏着无数时光淬炼的非遗瑰宝
大理木刻版画——甲马 图源:视 觉 中 国
你那个看似普普通通的云南朋友
身上难说都有一些
“隐藏”技能
他总说:
“来了别光看
学门手艺才是正经事!”
在大理周城村的扎染工坊里
你将体验一把“蓝色魔法”
——扎染
大理白族扎染是一项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族扎染技艺 图源:视 觉 中 国
相传,白族人民认为白色代表着纯洁与端庄
而大理又有洱海与蓝天的环抱之势
所以扎染作品大多都为蓝白相间
与别的非遗技艺相比
扎染显得更容易上手
扎染作品正在晒干 图源:视 觉 中 国
从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
到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
……
扎染服饰 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图
经过一道道工序
每个人都能收获一件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
穿上自己亲手染的扎染裙漫步古城
更能体会“大理为什么这么有韵味”
“走,玩泥巴去!”
你以为是哄小孩?
但在云南
玩泥巴可是一门流传千年的技艺
建水紫陶成品 图源:视 觉 中 国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碗窑村
你可以体验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水紫陶的拉坯制作过程
建水紫陶的拉坯制作过程 图源:视 觉 中 国
陶坊师傅教你捧住陶泥:
“轻点,像捧着一朵云。”
拉坯、泥塑、上色、烧制
……
游客在体验建水紫陶制作 供图
这个技能
“手残党”也能轻松get
当一件带着温度的紫陶
在自己掌心诞生
你突然明白
“拿捏”快乐
不仅是玩泥巴
更是亲手捏成一件
独一无二的云南记忆
云南是中国茶业大省
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在云南喝上一杯好茶也讲究手艺
德昂族民众围着火炉喝茶 供图
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芒市的德昂族村寨
这里的德昂族
千百年一直以茶为生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其中德昂酸茶的制作
也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
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昂族酸茶制作 供图
破晓时分
你可以和茶农们走进茶园
采摘鲜嫩茶叶
破晓时分,茶农正在采摘鲜嫩茶叶 图源:视 觉 中 国
采回的鲜叶用竹编簸箕轻柔摊开晾干
接着,用清水仔细冲洗,除去杂质
随后进入蒸茶环节,通过对火候的掌控
将茶叶在柴火铁锅中翻炒杀青
翻炒杀青 供图
随后等茶叶晾至适宜温度
便开始揉茶
一边揉一边将茶叶紧密填入竹筒
再将其埋进铺着芭蕉叶的土坑里进行发酵
待发酵完成,天晴时取出
置于阳光下晾晒
至此,德昂族酸茶才算大功告成
德昂族晒酸茶 供图
放入口中一嚼——
酸、涩、甘、香层层荡开
听阿嬷轻哼:
“这是我们德昂族
从小喝到大的味道。”
才放下染布,又捧起陶杯
茶香还萦绕在舌尖——
手机一亮
云南朋友又发来新邀请:
“下站学纳西东巴画,还是哈尼竹编?
佤族织布也可以安排。”
年轻人体验傣纸制作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东巴纸制作 图源:“丽江文旅”微信公众号
你终于忍不住问:
“你们云南人……
到底还有多少非遗私教课?”
统筹:浦美玲
策划:曹璐 吴珺
编辑:刘曦靓
设计:方馨悦 李亭亭
海报动效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