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盈江卡场:解锁“致富果”的科技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1:38:09  来源: 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乡村振兴丨盈江卡场:解锁“致富果”的科技密码

  近日,盈江县卡场镇的草果基地里热闹非凡,村民们围聚在“科技特派员”身边,认真聆听草果栽培技术讲解——这是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的现场,团队不仅带来了实用的种植技巧,还向村民发放优质草果苗4.5万余株,以科技赋能激活当地草果产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卡场镇群山环抱、植被丰富,充足的降雨和温热的气候,为草果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草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经济作物。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以前草果只能种植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低洼山沟之中种植面积一直无法快速增加,产业发展陷入靠天吃饭的瓶颈。以前种草果全凭经验,不除草、不施肥、不防病的粗放种植,靠天吃饭,收成好不好全看天时傈僳河底村民小组组长曹生华的话语,道出了当地农户的普遍困境,粗放种植不仅效益低,还潜藏生态破坏风险。

  转折始于科技力量的下沉。2019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到卡场镇五排村开展定点帮扶后高度重视草果产业发展,积极发挥部门优势,组建了一支专业科技特派员及驻村工作队组成的队伍深入卡场镇的各个村寨,以扩展面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为主线,聚焦“德草”系列良种与“引水灌溉”良法的普及推广,推出送种苗+送技术+送服务三位一体的精准帮扶模式。科技特派员及工作队扎根间地头,从严格的选种、科学的育苗、规范的种植精准的施肥及病虫害防治,为农户提供了草果全生长周期的系统化、实操性的全流程科学指导,切实科技下乡从口号真正为润泽山乡、点绿生金及时雨,自州林草局到五排村开展定点帮扶以来,累计在卡场镇开展草果栽培技术培训50场,培训人数2000人次,为卡场镇草果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能

  种苗是产业提质的基础。针对当地草果品种退化问题,州林草局科技特派员团队精心选育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德草”系列良种,累计向卡场镇发放优质草果苗20株,惠及500户农户,为产业发展筑牢种苗根基

  更关键的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州、县林业和草原局的积极争取下,卡场镇于2023年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列为云南省省级森林经营试点单位,是全省唯一以集体林纳入省级森林经营试点单位,全镇实施森林抚育面积达43400亩,经过抚育的森林不仅林分质量明显提高,而且为草果产业的发展腾出大量的空间。

  草果喜阴耐湿但怕积水,施肥要有机肥和复合肥相结合”“雨季根腐病防治得提前做好排水”……在五排村、黑河村、草坝村的草果基地,这样的技术讲解常听常新。科技特派员寸德志现场示范种植要领、讲解管理技术工作队杨春勐耐心解答农户疑问,理论讲解与实地操作结合的培训模式,让村民快速掌握科学种植与管理技巧。以前遇问题干着急,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心里踏实多了!草坝村东朋洋种植户早兴富说道“现在学会了科学选地、合理密植和引水灌溉,草果产量质量都明显提升!”黑河村支书余雄联欣喜地说,草果真正成为村民手中的“致富果”。

  如今,科技赋能的成效已逐步显现,以五排村为例,草果鲜果产量由2019187吨增加到2024年的700吨,2025年有望突破1000吨。2025年卡场镇草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预计挂果面积超1.605万亩,年产量有望提升20%,产业综合效益显著增强。走在卡场镇的山间小路上,连片的草果植株长势喜人,微风送来的阵阵清香,不仅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更见证着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生动实践。

  (记者:尹以沛 供稿:卡场镇人民政府 赵玉梅)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