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小街乡普厂村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蓝莓 通讯员 李仁梅 杨亚辉 摄
近年来,易门县小街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将蓝莓产业与庭院经济融合,把庭院“方寸地”打造成“致富园”。
小街乡普厂村立足红河谷—绿汁江流域上游低热河谷气候优势,锚定蓝莓产业,村“两委”牵头流转土地38亩打造蓝莓基地。同时,激活村民房前屋后的闲置资源,党员干部率先带头,辐射带动村民在庭院种植优质蓝莓品种10000多株,让闲置土地成为“增收田”。“以前这些地都是空闲的,现在栽种了1400多棵蓝莓,还有收益。”农户卓世富说,现在蓝莓不仅是扮靓村庄的景观盆景,还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我们成立了村办公司,发动农户在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蓝莓,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户收入。”普厂村党总支书记马德堂介绍,普厂村以“就近就业、多元增收”作答,创新推行脱贫户优先、弱劳力优先、留守妇女优先的用工机制,让群众就业不离家、挣钱能顾家。村民流转每亩土地每年还能获得1000元租金。“务工+务农+租金”的三重收入破解了留守村民收入难题,提升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普厂村聚焦唤醒沉睡资产,通过流转土地、运营村集体经济,激活农村资源。村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村委会,由村办公司统一经营、统一购销蓝莓,既解决了散户销售难的问题,又激发了农村集体资产活力。普厂村的村集体经济从之前的每年2万元跃升至现在的每年100余万元,形成了农民增收、集体壮大的双赢局面。
如今,普厂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种植的蓝莓错落有致,成了绿美村庄的“天然景观”,不断壮大的蓝莓产业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年举办的蓝莓文化活动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实现了环境美、服务优、人气旺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李仁梅 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