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查看番荔枝长势。
元江县城街道上,一字排开的水果摊上整齐码满芒果、番荔枝、菠萝蜜、芭蕉、杨桃……这就是滨江花果城给人的小小震撼——秋末时节依然有这么多品种、如此新鲜的水果。
从以芒果闻名,到成为全省拥有最多水果种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县;从卖一颗果,到非浓缩还原(NFC)鲜榨果汁等多元产品延伸产业链……依托干热河谷土地气候资源,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全力打造以芒果为主的水果产业,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亿元。其中,水果产值32.5亿元,占总产值的48.5%。
在元江县澧江街道的山坡上,千余亩番荔枝树结出累累果实。因其特别的外壳形状,番荔枝又名“释迦果”,果肉口感绵密香甜,被称为“长在树上的冰激凌”。
元江热坝区日照充足、积温高、终年无霜,适宜番荔枝生长。“2017年,我们开始种植番荔枝,目前基地以‘澳洲红龙’等品种为主,还在观察10余个新品种。”元江县农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普亚云走在番荔枝树下,边检查果实长势边说,“从今年11月到明年4月上市期间,种植基地的果实预计产量达800吨、产值800万元。”
近年来,元江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持续推动番荔枝等特色水果产业技术不断攻关——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协同服务体系,由高校、农业科学院所、基层农技推广单位组建科技特派团,在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品质提升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培训模式、提升产业科技水平,依托农润农业等8家农业经营主体,推行以工代训、田间课堂、错时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果农科学种植水平。
在云南省谢江辉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力量的支持下,农润农业在栽培管理技术特别是人工授粉和产期调节技术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元江番荔枝坐果率大幅提高,并可根据树龄大小和市场需求灵活掌握果实的挂果数量及上市时间。由于农润农业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番荔枝在元江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
番荔枝种植是元江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元江已成功注册元江芒果、元江番荔枝、元江火龙果、元江金桔、元江甜橙5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全省拥有最多水果种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县份。
在元江,随着产业链的纵深延伸,一颗水果的“七十二变”正在上演。位于元江产业园区的云南果研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生产车间内,在工人和新型专利机械装置设备配合下,经过分拣筛选、去皮去黑点以及果核、果肉、果汁分离等工序后,“阳光玫瑰”青提、昭通苹果、蒙自石榴等产自云南各地的水果,在榨取成为速冻NFC鲜榨果汁后,将发往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这家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水果加工方面有11项实用新型专利。云南果研社负责人何善文介绍,2022年,公司在元江建成投产,看中的就是元江交通便利、本地及周边热带水果多的优势。
“近年来,元江县从各类鲜果产销到精深加工,持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措施,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潘刚介绍,下一步,元江县将继续以元江流域干热河谷为重点,完善以稳定粮食为前提,烟草、水果、畜禽、花卉、蔬菜、中药材为重点产业,茶叶、甘蔗、种业等协同发展的“1+6+N”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产品集散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加工聚集区和干热河谷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园,建设全省高原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