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波市六区拟布局905个公共停车场 提供12.5万个泊位

鄞州风貌。资料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杨晓琴
今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宁波市市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专项规划,目的是优化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停车设施供给提能增效。
规划覆盖宁波市域,重点为市六区。规划期限,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规划对象为居民机动车出行的路外公共停车场。
规划目标是,充分发挥公共停车场灵活补给功能,优化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新开发区域主要服务邻里中心、商办中心,老城区兼顾弥补停车缺口,满足市民购物、娱乐、访客等弹性出行的停车需求。
规划指出,公共停车场布局以使用需求为导向,覆盖主要出行热点,关注医院、学校、菜场等停车需求旺盛地块,缓解区域停车压力。
围绕“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片区中心”三级中心体系及城市功能布局紧密协同,形成梯度化、层次化的供给格局。同时,结合轨道交通网络,在中心区外围的轨道站点周边,系统性布局截留换乘停车场。
在市六区公共停车场规划中,将综合城市中心体系和用地功能,片区出行强度、轨道交通服务等因素,以人的活动和出行需求为依据,从区域的角度统筹各片区的公共停车场总体规模和点位布局,规划公共停车场规模以控规编制单元为单位进行总量控制,单个停车场规模及位置可结合区块开发建设局部调整。
宁波市六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共布局公共停车场905个,停车泊位125462个。

市六区公共停车场布局汇总表。
两县两市公共停车场规划方面,将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停车需求热点,对老城、新区、居住社区、商办中心、工业组团等不同功能区,进行差异化规划布局策略。充分考虑各地产业、旅游、历史文保等发展特色要求,开展公共停车场专篇规划与研究。
村庄公共停车场规划上,综合考虑村庄功能特色、交通区位、建设条件等因素,结合村口、晒谷场、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村委会、文化礼堂门前广场等空间灵活设置。
除搬迁撤并村外,公共停车场规模建议按照不低于3车位/百人设置。对于以发展旅游观光为特色、外来人口集聚等特殊停车需求的村庄,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将开展停车专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