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工作举措
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工作举措
审议城区内涝防治能力提升方案
甬派客户端记者成良田 殷聪
11月10日下午,市长汤飞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集体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举措,审议并原则通过《宁波城区内涝防治能力提升方案》。
会议指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对厚植产业新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至关重要。要更高站位认识“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增强紧迫感使命感,沿着国家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工作要求,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快谋划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进技术攻关和场景融合,更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要找准赛道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围绕重点领域,聚焦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高地建设,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绿色石化、智能制造、港航物流、具身智能等行业创新应用,激发人工智能赋能促消费、强治理、惠民生效应。要厚植基础筑牢高质量发展要素支撑,落实好各项保障要求,结合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加快突破瓶颈短板,加快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一体推进平台、主体和制度等建设,持续夯实“人工智能+”的“硬基础”和“软保障”。
会议指出,城市内涝治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要动态排查、摸清底数,围绕地下空间、下穿立交、桥涵隧洞、城市低洼地、历史易涝点等重点区域,全面排查内涝风险,加快完善、实时更新城市内涝风险“一张图”,实现所有风险点位上图入库,“一点一策”抓好专项整治和动态销号。要精准施策、攻坚整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短板问题,分级分类开展精准施治,加快推进下穿立交综合改造、雨水管网和泵站改造提升、低洼积水点整治,扩容提升雨水调蓄空间,加快建设削峰调蓄设施,整体提升城市排涝能力。要软硬结合、标本兼治,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统筹地上建筑与地下空间开发,落实好防洪治涝重点工程,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加快修编新一轮市区内涝防治规划,迭代升级内涝监测预警平台和“天机网”监测体系,提升协同作战和整体防御能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