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乡土文化能人丨游定美:火塘星,日月图,一针一线绣春秋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15:28:11  来源: 云南网

  【开栏的话】

  当梯田云雾漫过田埂,当火塘炊烟缠上木楼,云南的乡土间,藏着一群身怀“绝活”的人:或指尖捻着千年银线的白族银匠,或喉间滚唱古老调子的哈尼歌师,或把山间草木绣成星河的绣娘,或将理论宣讲唱进民心的工作者。

  没有聚光灯,却以一辈子的坚守,让非遗沾着烟火气,让民俗透着鲜活劲儿,让理论宣讲飞进千家万户。即日起,云南宣传网、云南网带你走进村寨巷陌,寻访“藏在民间的高手”——听他们的故事,看手艺里的光阴,触摸云岭大地鲜活、滚烫的文化脉动。

  挑、穿、引、钩,平针、套针、滚针……彩线翻飞中,一针一线,一起一落,一片片星辰草木跃上靛蓝土布中。

  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她用半个世纪的坚守传承着彝绣。从8岁起与彝绣结缘,到如今仍活跃在传习一线,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彝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游定美用一生诠释了何为“指尖上的匠心”。

  火塘边起步

  在热爱中练就扎实功底

  禄劝彝族刺绣传承一千余年,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土生土长的禄劝人,游定美从小就在彝绣的熏陶中长大。“我的刺绣技艺师从母亲杨银焕。”游定美的母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花匠和刺绣好手。

  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游定美只能以枯枝木炭为“笔”,以灶膛石、沙地为“布”,一遍遍练习刺绣纹样。白天帮家里干活,夜晚就蹲在灶膛边借着微光勾勒,画错了就用手擦掉重画,长年累月,坚硬的灶膛石竟被她磨得光滑如镜。

  十多岁时,游定美的绣活已经在村里小有名气。为了赶制绣品,她常点着煤油灯熬夜,手指被针扎破也毫不在意。“看着成品很漂亮,我就很高兴、很满足。”这份对技艺的痴迷,让她在艰苦环境中练就了扎实的绣工。

  这份对彝绣的执着也贯穿了她的大半生。为精进技艺,游定美走村串寨,将散落民间的古老针法一一记录,并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掌握了65种针法、80多种花纹的绣法。

  为了让纹样更贴合现代审美,她对着书本自学绘画,将各种民俗礼仪、民间活动的仪式图案蕴含在了自己的绣品中。如今到了古稀之龄,她的手指依然灵活如年轻时,拿起绣针就能勾勒出流畅的线条。

  私宅变学堂

  在坚守中传承彝绣技艺

  “要让彝绣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游定美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4年,她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很不理解的决定:将位于禄劝县城中心的私宅改建成彝族刺绣传习馆。她将客厅改为课堂,卧室堆满布料工具,连阳台也摆满绣线,私人空间彻底变成公共传习场所。

  自此,游定美的生活便与传习馆融为一体。清晨迎学员,深夜改绣样,自掏腰包购买材料免费提供,甚至为外地学员安排食宿。

  有人问她这样付出值不值,她总是笑着指向满屋子的刺绣说:“彝绣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家。”10多年来,游定美累计教授学员1万余名。

  如今,文化水平不高的游定美,又着手整理着毕生积累的刺绣技法和文化故事,每天抱着字典逐字逐句琢磨,想出版一本通俗读物,把晦涩的针法术语译成大白话。“随着年龄增大,我怕以后教不了人,这些针法会失传,所以打算留下教案。”

  彩线连世界

  在开放中传播技艺

  在游定美看来,非遗既要守根,也要出门。只有以开放姿态推动彝绣走向世界,才能让这门民族技艺在更广阔的舞台绽放光彩。

  这些年,游定美足迹遍布德国、墨西哥、日本等8个国家,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50余次。她总是身着彝绣服饰,以针线为“外交家”,向世界讲述中国民族文化故事。在国内,游定美牵头成立禄劝彝绣协会,集合50余家彝绣企业,推动形成“禄劝彝绣”品牌。

  她的坚守传承和无私奉献,撬动禄劝县以“禄劝彝绣”品牌打造为引领,探索出“培训一个绣娘,支持一个家庭,扶持一项产业,发扬一种文化,带动一方发展”的“刺绣+”产业发展新路径。

  截至目前,禄劝县已建成彝族沉浸式体验街区1个、彝绣馆1个、民族刺绣非遗工坊4个、传习馆3个、传习基地1个;共有民族刺绣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2名、县级7名;从事专业刺绣的生产经营商54家、绣娘3000余人,年生产手工刺绣品及工艺品30万件,刺绣产业年产值达2600万元。

  如今,70岁的游定美依然忙碌。清晨阳光洒进传习馆,她教过的学员正带着新徒飞针走线,彩线跳跃,一如她年少时灶膛边跃动的火苗。从灶膛石上的木炭划痕,到走向世界的精美绣品,游定美用大半辈子证明,真正的非遗传承,是将热爱化作火把,既照亮文化来路,也温暖今人生活。

  策划:浦美玲 段琪宇 自建丽 杨萍

  编辑:杨国芳

  设计:奎佳良

  部分资料来源: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本文图片由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