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永德:红绿金三色绘就振兴图 特色农业书写富民增收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21:36:46  来源: 云南网

  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的土地上,辣椒红、稻谷金、四季豆绿,三种色彩交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从舌尖上的味道到田埂上的希望,从传统种植到现代产业,永德县正以特色农业为抓手,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抹“辣椒红”,燃起富民火种

  “永德的辣椒,记得很多事。”它不仅是祖母手把手的种植记忆,更是游子行囊里沉甸甸的乡愁。如今,这抹红已从小农餐桌走向大市场,成为群众增收的“火红产业”。

  在永德县永康镇的辣椒田里,一排排辣椒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碌地进行打叶、施肥和采收。这一串串饱满的辣椒,不仅是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承载着增收的希望。得益于当地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永德辣椒色泽鲜艳、品质优异,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辣椒丰收不仅让种植户腰包鼓起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形成了“产地直发”的畅销模式,每日十余吨的辣椒从这里发往成都、重庆等地,成为富民增收的火红产业。

  近年来,永德县辣椒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达1.05万吨。通过强化技术指导、提升产品品质,永德正推动辣椒产业向优质高效迈进,让这一抹亮丽的“辣椒红”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片“稻谷金”,筑牢粮安根基

  永康镇的稻田里穗浪翻滚,农机穿梭,农户忙碌。“早稻+晚稻”双季种植模式,让这里的水稻亩产稳定在650公斤左右。

  永德县的水稻产业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坚实支柱。2025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4.48万亩。秋收时节,连绵稻田翻滚着金黄波浪,饱满的稻穗压弯枝头,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与机械轰鸣声交织成一幅“稻谷归仓”的丰收画卷。这不仅是田园诗意的展现,更是永德县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修复灌排沟渠91.36公里,将“望天田”变为“丰产田”,牢牢扎紧了群众的“米袋子”。在“藏粮于技”的引领下,永德县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五良融合”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全县推广高速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机械206台/套,机插效率提升20%,实现了“机器换人”的加速度;在“党建+合作社”模式的带动下,“永康小软米”品牌逐渐打响,群众的“米袋子”越扎越牢。这些举措不仅使水稻机收损失率降至1.878%,更通过“良田—良种—良机”闭环,将粮食单产提升3%以上,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同时,让乡村振兴的“丰收曲”在田野间久久回荡。

  一藤“四季绿”,编织增收网络

  四季豆藤蔓攀援,绿意盎然,是永德田园中的又一抹生机。通过换季轮作、规模化种植,四季豆已成为当地农户的“绿色财富密码”。

  豆农们忙碌在田间,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四季豆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带动了种植技术提升与产销体系完善,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又一坚实支撑。

  辣椒红、稻谷金、四季豆绿——三色交织,不仅是农业产业的多元发展,更是永德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7.05万亩,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菜农户均增收2.1万元。

  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从“单一种植”迈向“融合发展”,永德县正以特色农业为笔,以绿水青山为纸,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云南网通讯员 杨舒怡 罗建文 中共永德县委宣传部、永德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任编辑:杜诗雨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