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在烧烤摊间弥漫,山风裹着鸡肉香穿巷而过,峡谷中的深夜食堂就此苏醒!炭火跳跃,鸡肉在火焰上滋滋作响,外皮渐成琥珀色,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翻开了夜间美食最香的一页——怒江火烧鸡。
怒江火烧鸡 图源:“怒江文旅”微信公众号
“怒江火烧鸡制作技艺”已列入怒江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二十余年的原始配方,吸引了无数远道而来的食客。
怒江火烧鸡的独特魅力,源于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当地放养的走地鸡肉质紧实,风味天然,是烤制的绝佳原料。将清理干净并处理好的整鸡刷上秘制酱料,腌制半小时以上,让调料渗透每一丝肉,方可进行烤制。
火候是成败关键,熟练的厨师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控火术”。多一秒干柴,少一秒生腥,在炭火的烘烤下,鸡肉紧紧锁住汁水,外皮焦脆如琥珀,内里却嫩滑爆汁,口感绝妙!
外表焦香酥脆的火烧鸡 图源:“怒江文旅”微信公众号
烤好的鸡肉蘸上本地辣椒面,炭烤的香气和鸡肉香混着辣椒的辛香扑面而来,瞬间激起食客的食欲,趁热送入口中,混合的香气与热气瞬间在嘴巴里浓缩又炸开,被秘制调料腌透的鸡肉不失原本的鲜味,辣椒面带来的火辣口感瞬间驱散了冬日夜晚的寒意,让人尝一口就彻底沦陷。
除了蘸辣椒单独吃,本地居民还有自己最地道的吃法。铁锅焖出的柴火饭带着金黄锅巴,酥脆裹着软糯,连同蘸着辣椒的鸡肉划进嘴里,油脂渗进米粒,焦香融入米香,扒一口饭,撕一块鸡,深夜食堂最不缺的就是饱腹又暖身的快感!
火烧鸡的绝佳搭档之手抓饭 图源:“怒江融媒”微信公众号
另一种不可错过的吃法是配当地傈僳族的手抓饭。左手为碗,右手抓肉,芭蕉叶托起鸡块,炭香混着上好香米和玉米糁等粗粮的香气,再蘸上当地特制的腌菜膏,香气四溢,回味无穷,每一口都是山林的清新与火的热烈交响。
带着凉意的风在峡谷中猎猎作响,却在拂过一个个烧烤摊中点燃的炭火时变得暖烘烘。夜幕下,食客们撕开滚烫的鸡腿,就着柴火饭送入口中,手边放着的是怒江特有的草果咖啡,火光跃动中,当地傈僳族居民欢快的歌破空而来。此刻的火烧鸡,是美食,更是怒江人滚烫真挚的热情的写照。
资料:“怒江文旅”微信公众号、“怒江融媒”微信公众号
编辑:朱怡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