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水富:以工代赈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11:44:37  来源: 水富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云南水富:以工代赈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之前因为要照顾家人,我只能在附近打零工,如今得益于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我可以和父亲一起在家门口做技术工,收入稳定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两碗镇成凤村村民黄卿平的故事,是水富市探索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

成凤村村民正在挖管道沟渠(11月6日摄)。

  探索新模式 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2025年,水富市发展和改革局在两碗镇将总投资864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交由4个村自主实施,项目目前吸纳285名本地村民参与务工,计划发放劳务报酬327万元。

  项目落地后,两碗镇采用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村民通过代表会议选举成立“理事会”,简化审批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实际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和劳务报酬,将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受益者”。

  在两碗镇成凤村,从砂石水泥采购到小型机械租赁,再到具体施工建设,项目通过“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劳务队”模式,确保项目规范高效,群众为自己修路、筑坝,工作积极、质量把关严格。

  此外,成凤村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针对混凝土浇灌、管网安装、堡坎施工等实用技术进行“手把手”教学,村民通过项目实施,新增务工经验和专业技能,为未来就业增添“砝码”,工资水平也因技能提升而同步增高。

新安村村民正在抓虾(11月5日摄)。

 盘活特色产业 实现三方共赢

  在水富市云富街道新安村,水富市丰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虾塘一派生机,而在一年前,这里还因设施简陋、缺水而产业停滞。

  2024年,水富市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对鱼塘进行维修,逐渐盘活企业,直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形成“改善设施—促进产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据水富市丰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已投产5000多斤成品虾、营收了20多万元、高峰期用工10余人,每年还向村集体支付5.6万元的场地租金,助力实现企业、集体、农户三方共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目前,在道路硬化、塘坝维修、沟渠修建等领域,水富市新一轮项目正在规划中,未来将推动以工代赈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以工代赈“小项目”撬动乡村振兴“大作为”。(宋春燕 揭倩婷)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