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邀请有关专家对云南今冬明春森林火险趋势进行分析研判。专家判断,今冬明春全省森林草原火险形势严峻复杂,2026年3月至5月或出现持续极高火险等级,存在发生较大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来自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电网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综合云南气候条件、可燃物情况、野外用火规律与趋势、火源特征、重点时段社会特征等方面,对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冬季期间、2026年3月至5月春季期间的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进行会商预测。
专家研判,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云南大部分地区火险等级中等,滇西北、滇中等地3—4级;2026年3月至5月,火险等级显著升高,滇西东部、滇中等地4—5级,丽江、大理等7个州(市)局部达到5级;2026年6月,火险下降,但需警惕旱涝急转区发生雷击火。
云南省林草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强火源管控: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农事用火管理,守牢野外火源关;积极开展林下可燃物清除,降低火灾风险。
2.筑牢人民防线:全面实行工程化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落实防火宣传的精度、频度和广度,培养森林草原防火文化氛围。
3.装备配备到位:督促各地防火物资装备机具检修到位,重点确保村一级防灭火队护林员、2—3名早期火情处置人员的装备到位。
4.安全培训到位:指导各地分级分类开展指挥员、业务员、专业(半专业)队伍扑火技能和安全培训,重点督促加大乡村两级的培训力度和覆盖度。
5.应急响应到位:指导各地织密“天空地人”预警监测网络和开展联合值班值守,前置扑火力量和装备机具,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6.安全处置到位:在火情处置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和扑火人员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科学指挥和扑火安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杜绝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云南网记者 王璐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