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详细询问老人身体状况。 记者 王毅 摄

使用“安e养老”小程序下单。 记者 王毅 摄
上午10时,家住安宁市金方街道的退休职工曹树芬像往常一样,点开手机上的“安e养老”小程序,下单了一次康复理疗上门服务。10多分钟后,门铃声响起,九九祥居家医养服务中心的护士和康复师如约而至。
在详细询问身体状况并完成检查后,康复师针对曹树芬腿部肌肉萎缩问题,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专业康复治疗。在工作人员服务结束并拍照上传平台后,曹树芬对此次服务评价为“满意”。“这个平台很方便。由于孩子平时工作忙,我经常自己在家,之前下单过家政清洁、陪诊服务等,都让人很省心。”她说。
手机指尖轻点,服务即刻上门。“安e养老”是安宁市民政局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安宁分公司共同打造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如同一个线上“养老超市”,汇聚全市13家专业养老机构、63个老年食堂以及7家签约服务商。老人或其家属只需轻点手机或拨打热线电话,即可预约养老机构人员上门服务,或订购助医、助洁、助餐、康复理疗等多样化服务。此外,平台还提供智能监护手环、健康手表、适老家具等养老产品。这些智能产品的健康监测、定位追踪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亲属可通过平台远程监护。尤其是智能监护手环和居家紧急呼叫器具备一键呼救功能,一旦触发预警,后台系统将第一时间联动亲属及就近医疗机构,实现快速响应处置。
“入驻平台后,我们的服务覆盖范围拓展到城区2个街道,已累计服务100余名老年人。”作为平台签约服务商之一,九九祥居家医养服务中心安宁区域负责人李璇介绍,平台不仅帮机构拓宽了客源,更通过规范化运营提升了服务质量与公信力。“借助平台的快速响应机制,我们已成功处置多起老人摔倒紧急呼救事件,切实守护老人的生命安全。”
“安e养老”不仅提供前端便捷服务,更在后台构建起一个全域覆盖、数据驱动的养老信息中枢。在安宁市“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客服团队实时在线接听热线、处理需求。智慧大屏则实时呈现服务派单进度、商家动态、食堂运营、养老院及日间照料中心实况,“一屏统管、一网协同”让养老服务全程可感、可管、可控。
“为保障服务质量,每个入驻商家都需通过平台运营中心严格审核,每项服务都要求工作人员打卡拍照、老人现场评价,并设置动态退出机制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安宁分公司总经理贺芳介绍,依托中国移动的用户基础,平台还创新推出话费积分兑换养老服务优惠权益举措,并通过到社区开展线下活动,吸引更多老年群体参与其中。
安宁市民政局局长刘海滨介绍,在运营模式上,“安e养老”项目以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目标,从一开始就摒弃政府包办兜底的传统模式,坚定走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引入第三方高校团队,科学核定兼具市场性和公益性的服务指导价,在让利于民的同时通过营收反哺运营,形成良性循环。政府则聚焦资质审核、质量监管、价格指导发挥作用,并借助平台沉淀的海量数据,为精准制定养老政策、动态优化服务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平台已采集安宁市7170名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档案,让高龄补贴发放更加精准。安宁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每餐4.5元补贴,在63家老年幸福食堂接入平台管理后,可实现“刷脸就餐、自动核补”,也让民政部门能实时追踪资金流向,确保财政投入精准高效。
数智赋能不仅让政府监管更精准高效,也让平台运营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活力。“安e养老”项目自今年5月运营以来,已助力13家养老机构年营业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63家老年食堂年消费额超过600万元,消费超170万人次。政企协同、数智赋能的养老新模式,正让“安逸养老”成为安宁老人的日常。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刘海滨介绍,安宁市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逐步将预约服务机制延伸至农村地区,让智慧养老的红利覆盖更多老年群体。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