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入选中央文明办优秀案例,云南这两个活动有何特色?
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4年度地方文明网工作先进的通知》,对2024年度在地方文明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个人及优秀案例予以通报表扬。其中,云南网络文明传播活动《2024年清明“网上祭英烈”》(云南文明网)、融合传播《沉浸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文艺宣讲系列活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入选“融合传播优秀案例”。
一起来看
↓↓↓
2024年清明“网上祭英烈”
2024年“我们的节日·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由云南省委文明办、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云南文明网、云南网联合开展,集中呈现国家级、省级烈士纪念设施,打破了传统祭扫活动的空间限制,让受众在云端即可深入了解每一个基地背后的红色故事和英烈精神。受众可以点击互动按钮“献花”、在留言墙留言,写下自己对革命先辈的感悟和敬意,分享至社交媒体,形成二次传播效应,有效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活动通过建立跨单位、跨部门整合协作机制,统一策划、统一部署、统一发布,形成省级宣传矩阵,有效提升活动组织和宣传效果最大化。依托全省16个州(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体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传播网络。联合云南发布、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建立传播联盟,实现全网覆盖的传播效果。
活动已累计开展4年,点击量超300万次,旨在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倡议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前行力量,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沉浸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文艺宣讲系列活动
近年来,大理州以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南大理基地落地为契机,创新校地协作模式,精准聚焦基层文化需求,开展沉浸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文艺宣讲系列活动,通过“文化+思想+文艺”再创造,打造“行走的文化剧场”,让群众在“看、听、感、思、悟”中接受精神洗礼,为理论宣传、文化传承、志愿服务与品牌塑造注入新动力。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以音乐作为主要线索,通过环境布景、演员表演、情节互动、亲身参与等方式打造“时空对话”,将诗词、音乐、舞蹈巧妙融合,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为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体验。开展音乐党课“六进”系列活动,针对不同受众定制课程,以演唱互动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系列活动,面向大理州声乐人才开展帮扶培优公开课、美育系列讲座、乡村美育课堂、周末艺术讲座等,通过现场演唱、演奏和讲解互动,引导广大基层文化文艺工作者、中小学师生提升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

开展彩云童声合唱团系列活动,用大理独有的音乐元素和特色乐器,融入大理山水美景、非遗拍摄MV视频,推出白族语演唱歌曲《向云端》《上春山》《蒹葭》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开展非遗遇见新民歌系列活动,将丰富的非遗资源与文明实践相结合,编创传唱新民歌,举办三道茶与传统白曲、新民歌相融合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大理州沉浸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文艺宣讲系列活动让文明实践从“静态传播”变为“动态参与”,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立起了大理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