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云南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担当实干,以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持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工作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
近日,云南网记者跟随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主题采访活动”,分批次奔赴各州市,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这条开放之路、发展之路、惠民之路上涌现的精彩故事,生动展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为辐射中心建设迈向新高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今天将围绕跨境设施网络建设,展示云南如何以交通物流、数字信息为核心,以中老班列高效驰骋、数据通道跨境贯通、算力枢纽赋能发展,用实打实的建设成效,为区域互联互通筑牢根基。
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凸显
在昆明云投中心,云南省国际班列服务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现场一派繁忙。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云投集团旗下省国际班列公司聚焦平台运营,携手铁路部门开行多条“澜湄+”班列,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企业,推动“公转铁”“海转铁”落地见效,提前超额完成我省首个《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指标。

湘滇澜湄线 供图
云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罗玉斌表示,截至2025年10月底,中老班列累计开行9878列,发送45.54万标箱,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沿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力支撑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注入了活力。
作为中老班列“集结中心”的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承担着云南路网70%的中老国际货物发送量。为提升服务品质,公司和王家营西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驻场王家营西站办公,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增加运力、压缩班列在站等候时间和运到时限,确保货物“快进快出”,该中心站已成为公司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的到发基地。

水果查验 供图
云南省国际班列服务贸易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闵涵介绍,“我们一方面积极构建境内外服务网络,打造订舱通关配送一站式服务,推出‘一单制’等创新模式,通过‘一企一策’定制运输方案、推动‘公转铁’‘海转铁’货源转移、优化信息系统、加强与口岸和车站协同等方式,不断提升班列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设立王家营西营业部,调整班列服务效能,进一步扩大‘朋友圈’,保障跨境货物的高效流通。”
“数字丝路”打造算力枢纽与数据市场
铁轨之上,跨境物流奔腾不息;数字之间,数据要素高效流转。云南的数字信息大通道建设同样蹄疾步稳——2024年9月揭牌成立的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是云南省唯一一家数据交易场所。
昆明联合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主要负责人马振华将其比作一个“合规数据超市”,以安全合规为核心,保障数据要素在规范框架内安全有序流动。同时,构建了“1+16+N”的全省数据流通服务体系,将数据交易服务延伸至产业发展最前沿,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实现资源贯通共享,打通数据流通“最后一公里”。
生态构建上,截至2025年10月31日,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已完成344家数据需方、133家数据供方、140家数据商、117家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完成342个产品登记和53个产品挂牌,覆盖金融、交通、医疗、农业等多领域,涵盖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等类型,既有现成的数据集,也有定制化的数据服务。交易规模上,完成29笔撮合交易订单,合计7480万元,其中挂牌撮合交易5笔、总金额为2167万元,备案撮合交易24笔、总金额为5313万元。
特色突破方面,实现多个“首次”:云南首笔花卉产业数据产品交易、首笔交通公共数据产品交易,完成国内首单“数字云牛”数字资产化项目、云南首单水务数据资产化项目,还推动云南首个中草药数据产品、首个停车泊位数据产品挂牌,为云南数据流通树立多个标杆案例。

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牟燕红 摄
位于呈贡的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大屏幕上算力数据不断跳动,正以强劲算力赋能创新。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中心一期已建成42.24P算力,通过打造“一中心四平台”模式,赋能智慧医疗、小语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昆华医院合作的“小联麻醉大模型”已在20余家医院临床应用,服务手术病患20多万人;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构建的南亚东南亚语言语音识别引擎,已在边境海关、缉私领域推广使用,用数字算力为辐射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从铁轨纵横到数据奔流,从物理通道到算力枢纽,云南十年间持续强化设施联通,让“路相通、物畅流、数共享”成为辐射中心建设的鲜明底色,为区域经贸往来和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