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总结会议在昆明召开。各州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纷纷表示,要从成功案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会议形成的广泛共识转化为推动防汛救灾工作持续优化的强大动能,全方位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可靠的防汛救灾机制贡献力量。
高位部署 机制落地显实效
“会议召开后,全市防汛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同时凝聚持续深化‘1262’预警叫应机制共识。”昆明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史克健表示,今年汛前,昆明市结合实际修订、印发了“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递进式防范应对工作机制(试行),高位推动进一步压实各级各类责任人职责,细化防汛工作要求。汛期,各级始终把“1262”机制贯彻落实到预报预警、会商指挥、隐患排查、转移避险等防汛全过程,把牢防汛防灾主动权。市气象部门发布“1262”递进式预警专题服务703期,市防汛办发布防汛预警短信2.6万条,组织防汛会商调度274次。通过各方努力,全市成功防范应对21轮强降雨,无水库垮坝、无重要堤防决口,城市运行平稳有序,无人员因洪涝灾害伤亡。
“会议总结提升‘1262’机制的做法经验。‘1262’机制从群众安全需求出发,是推动丽江防灾减灾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范的‘金钥匙’。”丽江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余新表示,丽江市凭此连续多年实现洪涝地质灾害“零伤亡”。工作中,丽江市紧扣实际和气候特点,动态优化机制流程,打通部门联动壁垒,完善闭环管理,将预警反馈节点转化为具体行动。全市通过加密气象监测站网,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7.9%;组建队伍、设立奖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建立责任人队伍,成功应对多轮降雨。同时,全市聚焦群众应急需求推进“三个率先”,完成乡镇“一站救”改革、建成应急指挥通信网、完成应急物资前置,全面握牢防灾减灾主动权。
基层实践 精准防控护民生
“会议总结了‘1262’机制的8条经验启示,是我们今后抓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常生华表示,玉溪市将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对照8条经验启示,认真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查缺补漏,进一步改进工作;提前谋划好明年的备汛防汛,在隐患排查上做深做细,在灾害治理上治早治小,在群众转移避险上抓实抓紧,在物资和队伍保障上落实落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幸亏‘1262’机制跑赢了洪涝灾害,那次防汛救灾才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回想起今年8月12日的那场暴雨,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字建锋称赞“1262”机制是民生之伞、生命之盾。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永平县突出精准预警,进一步梳理排查高风险乡镇、各类隐患点、监测员、责任人,完善“一点一策”防控方案;突出快速响应,拓展县、乡、村、组四级紧密型联动机制,确保指令畅通、步调一致;突出高效处置,优化各类救援力量,确保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今年汛期,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小坝村成功应对强降雨汛情,有序组织42户118人转移至安全地带,成为“1262”机制的参与者和受益者。“‘1262’机制筑牢了科学防汛避险的安全堤坝。”小坝村党总支书记杨冰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村组网格员的作用,做实村组微网格,织密防汛安全网,确保精准预报和应急响应到户到人。同时,将加强应急演练和防汛宣传,提升村组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以防范在前、预防为主的工作常态,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机制优化 效能提升强保障
“‘1262’机制不是简单的流程设定,而是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构建的防灾减灾‘神经中枢’。”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后,曲靖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徐菁深有感触。在今年8月20日特大暴雨中,曲靖市在风雨未至时提前布防、险情初现时迅速转移、灾情发生时高效救援,实现了精准闭环防控。“沾益区白水镇凌晨敲门预警、麒麟区三宝街道1200人安全撤离、陆良县维宗村在滑坡前全员避险……‘零伤亡’的背后,是‘1262’机制将预报、预警、响应、行动拧成一股绳的实战成效。”徐菁说,“1262”机制让基层从“被动接招”转向“主动出招”,真正把防灾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1262’机制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楚雄彝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学能表示,今年以来,楚雄州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五级书记抓防汛,优化“1262”机制,提档升级指挥体系,制定“8+3”工作法,建立分级调度指挥模式,打通部门网络实现信息互通。“通过层层扛牢责任,不断提升通信能力,精准调度直达一线,预警响应有序有力,我们成功提前组织群众紧急转移避险3688户10195人,紧急转移安置3801户9601人。”
“今年,全州经历了26轮强降雨过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水旱灾害协调科科长姚吉雄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涝灾害,红河州从严落实“1262”机制,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灾情,提前转移群众4.1万人次,实现汛期人员“零伤亡”。“会议总结了‘1262’机制的经验启示,为我们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指明了方向。”姚吉雄表示,将从严落实落细隐患排查、监测预报、预警叫应、会商调度、巡查值守、转移避险、抢险救援等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云报全媒体记者 赵丽槐 王剑钊 秦蒙琳 隋鑫 吕瑾 黄翘楚 沈迅 和茜 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