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三届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国际理解教育骨干培训会议暨协作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中国甘肃网11月28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11月27日至28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甘肃省教育厅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第三届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国际理解教育骨干培训会议暨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协作体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这是甘肃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深化民间外交、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关键标志性会议,为全省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迈向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省14个市(州)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百校结好”项目学校中小学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现场参会;新西兰、泰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的结好学校代表、国际组织专家线上参会。省政府外事办党组成员、省对外友协专职副会长卢云钊及全省外事部门相关人员出席开幕式。

省对外友协专职副会长卢云钊表示,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实现172所项目学校参与、23所省内学校与15个国家的61所学校缔结友好关系,成为甘肃民间外交的闪亮名片和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本届会议以“数智赋能 文明互鉴”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既是对项目六年实践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谋划,为甘肃教育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协作体理事长周爱祖指表示,国际理解教育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本届会议正是推动“百校结好”从“结好”向“走实”跨越的关键一步。作为承办方与协作体理事长单位,西北师大附中多年来依托“百校结好”政策,加速“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未来将携手各理事学校凝聚智慧、共享经验,进一步创新国际交流模式,为甘肃中小学国际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培养“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下一代,筑牢中外友好的人才根基。
西北师大附中校长杨涵雄在欢迎词中表示,“百校结好”项目六载征程硕果累累,此次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既是对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对教育使命的深刻践行。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未来公民的重要路径,西北师大附中愿与各兄弟学校同舟共济,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书写甘肃教育美好明天贡献关键力量。

会议期间,中外顶级专家齐聚,共话教育未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前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宝珍,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杜永军等专家,围绕全球治理视角下青年国际胜任力培养、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等主题作深度分享;俄罗斯奔萨州第七十八中学校长、美国格伦罗克中学公办校区学区总监布雷特·查尔斯顿等外籍专家,线上传递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国际经验。这些前沿观点与实践案例,为甘肃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高价值参考。

圆桌论坛环节,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窦继红、兰州一中副校长刘跟信等校领导围绕“AI时代国际理解教育”展开热烈研讨,碰撞出诸多创新思路;项目学校代表分组讨论,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目标,为“百校结好”项目深化推进凝聚共识与合力。
同期召开的协作体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周爱祖理事长作年度工作报告,理事学校校长畅谈了开展“百校结好”项目的想法和建议,并制定了明年的工作计划,为后续工作指明清晰方向,进一步夯实了协作体作为甘肃教育国际化“核心平台”的地位。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甘肃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进入新阶段,更对深化甘肃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强化民间外交根基、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省对外友协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百校结好”项目走深走实,让国际理解之花在陇原大地绚烂绽放,为中外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甘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