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的支教生活是怎样的呢?从昆明出发需要三天的漫长车程、闭塞险峻的生存环境、长达30年的教育断层,还有独龙族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脸……
支教中,有很多不曾遇到的问题,摆在了这位年轻的支教大学生面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支教团,走进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专业的学生——孙博恩的“好网民”故事。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位于中缅边境,滇藏交界地区,集高山峡谷、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于一体。从昆明到独龙江乡需要三天的车程,雨季和冬季天气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封山、断电是常有的事。生活在这里的独龙族是直过少数民族,全族只有7000人左右。
借助网络,做最特别的“教书人”
如何从一个非师范专业大学生快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是孙博恩在支教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了尽快融入角色,孙博恩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网络公开课,查找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孙博恩不断摸索,在课程趣味性方面下功夫。在他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所教授的政治科目期末成绩位列全县第一,也成了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如何让支教动态更好在外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独龙乡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以便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是孙博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孙博恩感受到目前互联网传播的巨大可能性,于是他借助网络,通过撰写文章,定期将支教动态和相关爱心需求发布在网络上。许多文章被中青网、“云大青年”“云南青年志愿者”等多家媒体转载,云南大学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看到相关报道后,积极和支教团对接奉献爱心。
让外界了解了独龙江是第一步,接下来,要让独龙江的孩子们走出大山,感受这个精彩的世界。于是,孙博恩在云大和校友资源的支持下,开展了“助学计划”“游学计划”等活动,为独龙江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了帮助独龙族学生开阔眼界,树立远大抱负,支教团决定每年选拔6名独龙族学生到云南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游学计划,游学所需资金大部分通过“追梦筹”网络众筹平台获得。在筹资阶段,孙博恩所写的《“云大筑梦”游学计划筹款说明》详细介绍了独龙江乡的乡情、学情以及支教团的事迹和筹款目的,多次被多家媒体平台和社会爱心人士转发,最终筹集游学资金和图书捐赠资金2万余元;看到独龙江乡孩子们十分缺乏图书、学习用品,孙博恩借助网络公益平台发布受助信息,得到了很多爱心团体和人士的回应,募集到图书500余本、购买图书资金2300元、学习生活用品若干;每年中秋节,碍于交通闭塞的原因,这里的学生很难吃到月饼,孙博恩便在各大平台发布月饼募捐倡议,连续两年募集中秋月饼捐赠给独龙江学生,共计2000余枚......
心系独龙,做梦想的“领路人”
独龙江乡是一个有着三十年教育断层的地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都存在很大差距。为了解更多学生的信息,支教团曾先后6次翻山越岭,走访独龙江乡6个村18个小组,先后对6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有时为了找回逃学的学生,就和学生在大山木林里面玩儿“捉迷藏”……
“外界可能很难想象,说到梦想,过去这里的孩子有不少都希望能当上‘五保户’,或是骑摩托车兜风。”孙博恩说。
孙博恩明白梦想的重要性,于是他设立了主题课外讲座,内容涉及人生职业规划、知识拓展、生命教育、禁毒防艾等方面。
孙博恩还通过网络视频连线,邀请云南大学的老师为孩子们远程网络教学,让独龙江乡的学生和云南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
当孙博恩离开独龙江乡,再问孩子们的梦想是什么时,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回答,有的说想当老师、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军人、有的想当运动员、有的想当科学家……听到这些回答,孙博恩感到了支教以来最大的满足和触动。
在独龙江乡,很多学生都要背着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一起来上学,支教团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学生的责任,帮助学生除虱子、理发、洗澡、做饭,有时候班级里有人过生日,支教团的老师们就用电饭锅给学生们做简单可口的生日蛋糕。
支教结束返校后,孙博恩依旧心系独龙江,他撰文宣传独龙江乡支教团经历,得到了云南很多媒体平台的大力推介,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获选2018年云南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后,孙博恩将奖金5000元全部用于资助独龙族学生。
支教团的事迹得到了“学校共青团”、光明日报、云南网、云南大学相关媒体的报道,获得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候选集体”和“2018年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中央、光明日报“2018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称号,而孙博恩代表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参加的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银奖,被授予“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
“好网民”孙博恩借助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祖国边疆,了解了支教团,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着“好网民”的使命与担当。
云南网讯(记者 何甜)
相关阅读:
【2019云南好网民】彭萍:在平凡的工作里 找到不一样的乐趣
【2019云南好网民】李建生:用好网络“联通群”做群众的贴心人
【2019云南好网民】黄郅梦:短视频播放过亿 打造本土品牌为家乡点赞
【2019云南好网民】和倩如:直播扶贫 让大山里的好货变“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