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023年全国两会时间已正式开启,今年全国两会意义非凡。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首次亮相,他们将如何履职尽责、咨政建言,广受瞩目。今年,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征程如何开新局,备受期待。
融万象于笔端,绘盛世之新篇。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各地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云南网联合“潮”新闻客户端、多彩贵州网、大象新闻、福建海博TV、广西新闻网、内蒙古新闻网、群众新闻网、四川新闻网、中国甘肃网等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发起“书写中国”全媒体联动报道,就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汇聚共识,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是
中华民族数千年
生生不息的文化养分
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浙江、广西、云南
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
它们始终秉持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
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高原明珠洱海
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
近年来
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
攻坚克难、科学治湖
洱海水质评价结果自2020年起
连续三年为“优”
随着生态的好转
洱海进入了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与绿色农业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强化科技引领
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科技小院等方式
在苍山洱海间打造绿色农业
在古生村
通过绿色高值的种植模式
2022年
在化学品减量、生态绿色种植的条件下
水稻亩产达到808.8公斤
比常规生产增加了31.7%
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生活更幸福
青砖灰瓦,白墙画壁
走进大理的村落
青石板路干净整洁
传统白族民居古色古香
嵌在生机勃勃的田野里
风吹起万物生长的旋律
在村落、田园、蓝天、碧水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合奏一曲悠然的田园牧歌
万事俱备的大理
等来了发展的东风
一场“追风之旅”
点燃大理旅游市场
春节假期
大理州接待游客423.93万人次
同比增长219%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1.6亿元
清风吹皱春水,浮光跃金
文旅热带动就业创业热
艺术家在这里找到了目的地
青年也陆续回到了家乡
蓬勃发展的大理容下了游子的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
多次带领团队进驻大理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绿色和发展,生态和效益并不矛盾
科技的进步,使得兼顾绿色与发展成为可能
新春伊始
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
伴随着欢乐的锣鼓声
年终股金分红大会拉开帷幕
手拿“大红包”
村民们藏不住脸上的喜悦
2005年8月15日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
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曾经污染严重的矿山村
“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
如今放眼望去
是绵延的竹海、漫山的茶园、五彩的花田
……
山重新靓起来,水重新美起来
余村还获评
“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
“全国生态文化村”
成为联合国都点赞的“最佳旅游乡村”
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扎扎实实地带来了金山银山
2022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5万元
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4863元
分红一年比一年多
探路先行的余村人
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
联动周边3个乡镇17个村
全域发展让“小余村”变“大余村”
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
成立国内首个乡村品牌实验室
创新开展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
“数字赋能、美丽加分”开创乡村经济新样貌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不断拓宽
全国人大代表、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
亮相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时说:
“我们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一定会继续指引新时代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的辉煌!”
文艺作品的形象
是人们对桂林山水最初的向往
韩愈笔下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课文里读到《桂林山水》时的旖旎想象
徐悲鸿绘出的漓江水墨云烟
在以山与水为背景的大舞台上
专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
上世纪60年代初,电影《刘三姐》
让人们首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漓江风光
“刘三姐”成为广西经典文化符号
在桂林除了游山玩水
与“刘三姐”演员对歌
是深受游客们喜爱的体验项目
“山水有约,桂林有戏”
2022年12月10日
首届桂林艺术节拉开帷幕
名团荟萃、名家云集
山水间造型别致的舞台传达着时尚的气息
“多元”与“创新”发挥得淋漓尽致
桂林山水以艺术走向未来
回应着世界的期待
生态保护,是一切文化的起源与底色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桂林正在用更立体多元的山水面貌
书写如诗如画的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
今年的议案关注漓江流域的水源涵养
“我将科学践行和宣传‘两山理念’,
在保护漓江、呵护桂林山水中发挥表率作用,
结合我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工作实际,
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漓江保护使命任务。”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色
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大“秘诀”
也是递给世界的一张崭新名片
展望未来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的家园必定愈发美丽可爱
全国人大代表苏永忠:践行“两山论”打造河流生态治理的昭通“样本”
一江清水、两岸青山。云南昭通地处长江上游,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源头防线。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接受云南网记者采访,分享了河流生态治理的“昭通路径”。近年来,昭通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牢“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理念,从组织领导、污染防治、保护修复、普法宣传、问题整改五大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多年努力,昭通市实现了“两个100%”和“一江清水出昭通”的成效。人民群众也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我的家乡大理南涧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们祖祖辈辈以种茶为生,近几年我的家乡正在打造生态茶园,茶叶品质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甜。”全国人大代表鲁丽华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碧溪乡凤仙村的村民,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她带来了樱花谷的照片为家乡“代言”:“一到冬天,茶园里成片的樱花绽放,太壮观了,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鲁丽华说,近年来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还发展起了高原生态农业,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全国政协委员李学林:“绿色发展”就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李学林依旧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建议云南严格落实好河长制、湖长制和国家公园制等创新型制度,与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结合起来。生态是农业的底色,要加大农业生产的绿色化转型,把农业大省和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云南的绿色化生产体系。此外,针对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殊区位,处理好外来物种入侵,进行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措施,防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生物安全的因素。“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云南真正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筑牢西南边疆生态屏障和生物安全屏障。”
即刻登录
“云境数字文创”或
关注云南网微信“云境数字文创平台”栏目
可领取同名系列
专属数字文创艺术品
“书写中国”
快去领取吧
统筹:锁华媛
策划:罗蓉婵 林云冬
技术统筹:李晓丹 庄园
内容统筹: 吴珺 姬祥虎 张成
设计:何沐 蔡陈晨 潘思颖
编辑:沐贞 刘曦靓
记者:记者 期俊军 夏方海 段芃 瞿姝宁 雷桐苏 杨萍 夏方海 张琦敏
数字文创艺术品技术支持:云境数字文创平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