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云南网从今日起推出“彩云之南正芳菲”特别报道,以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岭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云南农业农村发展万象更新。
在云南,粮食生产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肉类生产从不能自给自足到自给有余并大量外调,人民群众实现从饥饿到吃饱再到吃好的转变……一个又一个成就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的结果。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云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优化调整发展战略,聚焦“1+10+3”重点产业,不断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稻田风光
从一碗饭看云南农业的变化——
“1+10+3”中的“1”是粮食产业。云南始终将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从不能保障基本生活所需到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每一季的丰收都来之不易。
云南解放之初,以省政府《关于春耕及农业生产的指示》为标志,全省各地掀起了春耕及农业生产的高潮,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粮食产量稳步提高,195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450.5万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005万吨。
迈过基本解决粮食短缺这一重大关口,我省大抓粮食生产、夯实高原粮仓的步伐没有停歇,反而疾步如飞。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974万吨,是1949年的5.3倍,年均增长2.3%。
事实证明,云南人的饭碗真正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上。
从“菜篮子”“果盘子”看云南农业如何让全国人民食物供给丰富多元——
1955年,票证进入老百姓的生活,记录着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如今,云南各族人民不仅不愁吃,还吃得好,更为这些产自云南的“土特产”而自豪。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云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1+10+3”中的“10”为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含奶业)、生猪、乡村旅游,“3”为烟草、蔗糖、天然橡胶。十大产业就是云南的十张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云南丰富的物产资源。如今,云南茶叶、鲜切花、中药材、咖啡、坚果、烟草、橡胶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及肉牛存栏数量稳居全国第一。云南蔬菜销往全国150个大中城市,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切花年产量达世界人均2枝以上,坚果和咖啡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9%和98%,三七、灯盏花、滇重楼等中药材占全国供应量的90%以上。
沃野千里,磅礴伟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淀而成的宝贵经验,既有云南特色,也有全国意义,犹如一卷书写在云岭大地上的壮丽史诗,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时代印记
鲜花是云南的名片,更是云南送给世界的礼物。从1983年“斗南收获第一枝剑兰”到现在成为全球三大花卉主产区之一,40多年来,云南花卉产业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40余年,斗南完成了从村子里50米长的花街,到如今年交易量达135亿枝的亚洲最大花卉交易市场的巨大发展。2020年,“云南花卉”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开启集群式发展模式,云南由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
花农在采收高品质的粉玫瑰 杨峥 摄
从工业城市转型而来,开远市用“一朵花”再次惊艳世人。如今,开远花卉产业从零星种植到发展成为全国首个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集高品质花卉种植、种源研发、种苗繁育、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云南花卉产业集群涉及晋宁区、呈贡区、开远市、红塔区、禄丰市和马龙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云花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花卉产业集群6个县(市、区)花卉种植面积达25.87万亩,比集群项目建设前增长23.19%;鲜切花产量85.83亿枝,增长30.44%;花卉综合产值达337.08亿元,增长64.21%。其中,农业产值91.38亿元,比集群项目建设前增长69.28%。
云南有潜力的好产业还有很多,加大力度建设产业集群是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省已建设花卉、高原蔬菜、云岭肉牛、咖啡、天然橡胶、三七、奶业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形成了一批集中度高、效益好的主导产业,产业规模逐步做大、类型更加多样,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去年8月,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村民开心地领取了第八次分红。村民高干文激动地说:“分红一次比一次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党的政策太好了。”
从贫穷落后到户户分红,从第一次分红户均1000多元到第八次分红7955元,从普通村庄到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这些变化得益于全体村民参与的内源式村集体主导发展模式——“阿者科计划”。
村民在梯田中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这几天,阿者科村的梯田披上了金装,村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梯田不仅能种粮还能多出一份旅游收入。今年,阿者科村乡村旅游产业持续火热。村民马小芬说,这份乡村旅游产业“大礼包”让她明白,留住乡愁的旧居和祖辈耕耘的梯田就是财富。
阿者科村始建于1855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过去,由于村落封闭落后,传统生产生活难以为继,村民们生活困难,纷纷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日趋严重。
浓厚的农耕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农业风光成为阿者科村逆袭的“金钥匙”。阿者科村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聚落空间景观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成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5个重点村寨之一。
如今,阿者科村以乡愁乡韵为魂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盘活了村庄资源、带动了群众增收,还有效促进了农耕文化传承,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见证者说
“20年前,我们种植咖啡都是靠天吃饭,产量不高、质量也一般。由于不懂管护,很多咖啡树只能砍掉。”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咖农金涛说,2004年,他辞去工作回村承包了几百亩荒山坡地种咖啡,由于不懂技术,一开始就遇到了大麻烦。
孟连精品咖啡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探索更高产、更成熟的种植方法。”咖啡品质的不断提升,让金涛看到了在家乡种咖啡的希望。随后,他成立了孟连桥安咖啡贸易有限公司,开始走“精品咖啡”路线。公司先后对300亩咖啡园进行中低产咖啡园改造,对500亩集中连片的咖啡园进行标准化种植示范,有效提升了咖啡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我对咖啡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2023年2月引进哥伦比亚脱皮脱胶机。这种机器加工咖啡的破碎率仅1%,使用后产能大大提升。”金涛介绍,2023/2024年产季,桥安咖啡加工厂年加工鲜果量达6000吨,年产咖啡豆1450吨。通过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与升级设备,咖啡生产从原先的每天30人处理60吨鲜果,到现在仅需每天6人即可处理100吨鲜果,并且生产出来的咖啡品质不再受制于加工季天气的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如今,像金涛一样的本土创业者不断涌现,有效助力孟连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2024年咖啡产季,孟连县咖啡精品率达62%,比上个产季提高了6个百分点,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第一的位置。
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淑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