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类别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
二、申报范围
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出版交流和传承开发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调查。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征集、记录、整理、翻译、研究、出版和发行。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训和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
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推广、宣传、传播和举办活动。
5.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创作、开发、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
6.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基地和数字化建设。
7.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合作。
8.其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
三、申报主体及流程
1.办公地址位于昆明市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向省民族宗教委申请临时账号,登录项目管理系统直接申报。
2.省民族宗教委委属民族文化事业单位,通过省民族宗教委分配的固定账号,登录项目管理系统直接申报。
3.各级民族宗教委(局)通过省民族宗教委分配的固定账号,登录项目管理系统逐级申报。
4.其他申报单位,按照属地申报的方式,由申报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级民族事务部门申请临时账号进行申报,经县(市、区)级民族事务部门审核后,报州(市)级民族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送至省民族宗教委。
四、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原则上须于2021年12月30日前实施完成。
2.专项资金使用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
3.项目实施过程中须严格遵守省民族宗教委和省财政关于项目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
五、经费补助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经省民族宗教委组织评审,并按程序报批后,最终确定入选项目。该项目经费为财政扶持性资金,原则上申报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