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是在哪一瞬间爱上阅读的吗?有没有一本书让你爱不释手,日夜攻读……
4月23日—25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一场关于阅读的繁花盛事正温润绽放。在这个满城蓝花羽梦垂、春和日暖氲书香的日子里,云南网特别策划推出【爱上阅读的第N天】栏目,用手绘漫画和文字记录下,每一个普通的你与阅读有关的温暖故事,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寻找阅读的意义,重拾阅读的快乐。
北京的万圣书园——这家书店被称为“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地标”,那里有一句非常醒目的标语,“通过阅读,获得解放”。
如果说阅读行为本身已经可以带来莫大的乐趣,那么通过书籍这座桥梁,寻找到很多兴趣一致的良师益友,则给到人更大的幸福感。
从山西到云南,哲学系应届毕业生张克寒,在求学的路上,通过阅读,结实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指引者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前进的路上,也不那么迷茫。
以下是他的讲述:
于我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从大学校园开始的,而自己大学四年的阅读历程,可以说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完美注脚。阅读的乐趣不仅在于阅读本身,更是因为,自己通过阅读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师友,正是他(她)们的存在,让我有了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
难以忘记在大一的寒假期间,读到非虚构写作《我的二本学生》时的感动。在常人眼里,二本学生是中国社会中最普通的那群人,他们成绩平平,毕业后从事的也无非是最普通、最基层的工作。但黄灯老师不这样认为,在广东金融学院(二本)任教期间,她和学生进行了很多深入细腻的对话,了解到他们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这个群体贴上一个空洞抽象的标签,而是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这是介绍了对当代人的对个体的人的尊重,散发着人文主义关怀。
阅读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则带给我一种智识上的满足感。这本书介绍了对当代人的观念行为影响深远的十九位思想家,从韦伯、尼采,讲到亨廷顿。书中的思想家大都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反思,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正如作者在书中总结到,“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人作为理性的动物,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对自己周遭的事务抱有审慎与克制的态度,正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和老师,朋友,同学一起拾起心仪的书本,以墨香为伴,以篇章为友,一起追寻知识的广度,我们的心灵在文字的海洋中畅游,找到属于各自的这份热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
2023年参加武汉大学暑期学习期间,我认识了很多热爱阅读,来自其他高校哲学系的小伙伴。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爱读书的缘故,一见面就聊得很投机。聊天的范围也并不只限于书籍,我们通过书籍聊到了各自的境况、个人的兴趣以及未来的理想书籍成为我们打开彼此心灵之门的钥匙,而通过阅读结下的情谊往往也更加深厚,更能经受住岁月的洗礼。
去年的昆明阅读生活节上认识了张秋子老师,刚一交流,各自就敏锐地察觉到我们在阅读兴趣以及气质上的相似之处,我们有着共同的志趣。秋子老师深受汉娜·阿伦特的影响。她认为,阿伦特所说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人应该对社会保持摩擦力,追随自己的内心,找到贴合自己天性的事情,从而获得长久的幸福感。
阅读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于我而言,它更像是媒介,通过它我通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书籍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连接人与人、心与心的桥梁,影响着每一个愿意打开书本的人。
策划:罗蓉婵 吴珺
设计:李亭亭
采访整理:杨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