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维薇介绍展示滇池水生态系统的水族箱。
“去年1月,我们为习近平总书记现场展示过的这个‘生态缸’是滇池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例证。”2021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指着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向记者表示。
模拟滇池生态的生态缸,一朵海菜花刚刚开放。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重现滇池。总台央视记者 彭汉明 摄
在这个长仅60厘米、宽跟高都只有45厘米的“生态缸”里,跟一年前相比,缸里的海菜花、苦菜与水灯心草长势喜人,滇池特有鱼类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在其中穿梭自如,不时与缸底的背角无齿蚌嬉戏,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态景象。
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这是20日下午,习近平在昆明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考察调研。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听取云南省和昆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总体情况汇报,察看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
模拟滇池生态的生态缸,一朵海菜花刚刚开放。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重现滇池。总台央视记者 彭汉明 摄
去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昆明植物所一起,制作了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并在习近平总书记面前进行了展示。李维薇介绍,这个生态缸里就有曾一度消失的滇池金线鲃等滇池特有物种。“这些物种逐渐重现,是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那个鸟飞鱼跃、生机盎然的‘母亲湖’正逐步回归。”
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日渐恢复,滇池边的湿地公园成了市民游客们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滇池
2020年以来,动物所研究院研究员杨君兴参与指导了滇池1500亩滇池生态湿地的修复工作。“其实这1500亩的湿地修复就是一个放大的‘生态缸’,即以花、螺、鱼、蚌、鸟,这些滇池原有的生物来修复湿地。”
杨君兴表示,给习近平总书记展示的生态鱼缸里都是滇池原有的生物。“我们的湿地修复是生态修复,‘生态缸’里的海菜花、金线鲃和无齿蚌分别代表的是滇池土著植物、鱼类和螺蚌,这个微缩版生态系统,是今后滇池水域有望达到的理想状态。随着生态修复,越来越多本土物种将回归、重现,滇池生物多样性更丰富,形成立体平衡的生态系统。”
滇池蓝藻治理
作为昆明的母亲湖,曾经的滇池“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随着磷化工、冶炼、印染等企业的大量出现,以造纸、电镀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旱厕变水冲厕、衣物手洗变机洗,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过度开发,挤占了滇池生态用水。加上农田从施农家肥改施化肥,大量污染物进入滇池,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使得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分别下降为Ⅴ类、Ⅳ类。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滇池清澈的湖水一去不返。其水体黑臭,水葫芦疯长,蓝藻水华如绿油漆,水质甚至达到了劣五类,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为了擦亮这颗“高原明珠”,昆明乃至云南开展了污染防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也始终牵挂着滇池保护治理。2008年11月,他在云南调研时就曾考察滇池治污工程。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深入昭通、大理、昆明等地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看了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他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供图
对此,昆明把滇池治理始终当作昆明的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加强滇池保护治理。尤其是“十三五”时期,昆明提出了“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原则和“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全力实施滇池“十三五”规划及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抓好雨季溢流污染防治等截污治污重点项目,采取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双管控”,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滇池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持续改善: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V类改善为全湖V类,2017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Ⅴ类,2018年上升为Ⅳ类,2019年、2020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蓝藻水华持续好转,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由2015年的32天减少到2020年的5天。35条入湖河道中,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17条,比2015年增加了12条,纳入国家考核断面的12条河道均达到滇池“十三五”规划水质目标要求。
现在,滇池湖内的污染负荷的指标已明显下降,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构已取得初步的成效,鱼类鸟类和水生生物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加。
“滇池水质正在稳步好转,去年1月至11月保持着四类的标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付文说,“我们将继续实施水质目标、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双控制’,重点开展河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全力以赴让河湖面貌更加亮丽。到2025年,力争滇池水质稳定达到IV类,形成‘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景象。”
统筹:李向雄
策划:罗蓉婵 李星佺 自然 徐腾中 何沐
记者:彭锡 刘畅 贺凯 张轩玮
视频制作:林云冬 郭凯 王莹 习元喜 魏榕
【系列报道】
【云头条丨心里话·捎北京①】幸福的司莫拉:日子像“大米粑粑一样甜”
【云头条|心里话·捎北京③】巨变的独龙江:党的恩情比山高来比水长
【云头条丨心里话·捎北京④】如画的滇池:鸟飞鱼跃的母亲湖正逐步回归
【云头条丨心里话·捎北京⑤】清澈的洱海:带着最美乡愁向我们走来
【云头条丨心里话·捎北京⑥】荣光的西南联大: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不负时代!